侯耀华

侯耀华图片

侯耀华个人资料

侯耀华广告代言

侯耀华代言广告

侯耀华经纪公司

搜索查询→侯耀华出场费报价

搜索查询→侯耀华代言费报价

明星经纪人电话:18680295918

       艺人侯耀华
  侯耀华,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。相声大师侯宝林次子,侯耀文之兄。
  1946年12月23日 出生于北京,大学文化程度;
  艺术种类:相声、 小品、表演、话剧、主持。

电影作品
  1988年《顽主》;
  1996年《减肥旅行团》;
  1998年《没事偷着乐》饰演 动迁队队长。

电视作品
  1988年《大马路、小胡同》;
  1990年《编辑部的故事》;
  1996年《请拨315》饰马大同。
  2009年《密战》饰 林孝廉
  主持节目:
  北京电视台 《非常接触》
  山东齐鲁电视台 《家家乐天天》
  广告代言作品:
  天元牌亚克口服液;
  澳鲨宝胶囊;
  渭肠益生元;
  加拿大V6胶囊;
  角燕G蛋白胶囊;
  黄金九号;
  伯爵胶囊;
  康大夫茶愈胶囊;
  方舟凯达降压仪;
  杜仲降压片(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)。

相关内容
  侯耀华出生艺术世家,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。从小受家庭的影响,侯耀华最向往的就是舞台,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,但父亲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,甚至不希望他去从事表演的行当。经过多年的奋斗,侯耀华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,也终于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。今天,侯耀华走进凤凰卫视《鲁豫有约》,笑谈他的人生。
  儿时视父亲为偶像
   1946年,侯耀华出生在北京,在他儿时的记忆中,父亲是俭朴而严厉的,而且永远都那么忙碌。“在节假日能去看父亲的演出,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,而且我儿时的偶像就是父亲,不仅因为他在相声舞台上的风光,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爱戴。”无论是对父亲的相声,还是母亲的京剧,侯耀华从小就充满了神往,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。“一来,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,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。二来,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,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。”虽然在父亲面前只能压抑自己对相声的兴趣,但侯耀华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块表现自己的小小舞台,经常在学校表演。
  14年工人经历获益匪浅
   22岁那年,侯耀华听从父亲的话进厂当了一名工人。这一待,竟然是14年光景。“车钳铣刨磨,我什么都懂,总之工厂里能干的活儿,我基本上都摸到了。即使到现在还能干得了,我家里现在还有车床。”虽然在工厂的日子距离自己钟爱的表演事业越来越远,然而多年以后再回忆起当年的那段时光,依旧是极为难得的积累生活的过程。“说心里话,工厂的那些老工人师傅身上那种发光发亮的东西,直到今天对我的生活还有影响。”
  “文革”往事不堪回首
   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爆发,使得侯耀华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,父亲侯宝林被送到淮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,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被四处下放。侯耀华与外婆留在了北京,他别无选择地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。“那时我们一家8个人,一共才80元生活费。钱不够花只好变卖家里的东西,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卖了我母亲7件皮袄,才卖了21元钱。”父亲被下放农村后,家里几个兄弟姐妹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。“弟弟侯耀文从1965年到1975年这十年间,除了偷偷摸摸回家打个照面,几乎跟家没有公开的来往,因为要他划清界线;妹妹插队走了快8年才和家里联系;我哥哥也参军去海南岛了。”侯耀华一再表示,不太愿意回忆那十年的很多事儿,因为会牵扯到很多人,而且痛苦的经历不想再回首。
  首次登台遭到挫折
  “文革”阴霾散去之后,众多遭到迫害的艺术家重新走上了舞台,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位,侯耀华的弟弟侯耀文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,而侯耀华依然是一名普通工人。幸好在工厂没有人阻碍他崭露喜剧天赋,根据自己在文革中的所见所闻,侯耀华创作了相声《江青献丑记》,并和煤矿文工团的王京晨搭档,参加了庆祝打倒四人帮的演出。可侯耀华在台上紧张得不行,而且说的相声也被弟弟称作是“对口词”(即两人你一句、我一句地朗诵)。“我父亲干得如此好,而我却说成‘对口词’,真是对不起祖宗,我当时觉得自己不能再说相声还是回到工厂继续做工人吧。”
  终生难忘父亲评价
   1982年,36岁的侯耀华出演他的第一部电视剧《寻访画儿韩》,虽然戏份很少,却开启了他日后的影视之路。虽然刚进剧组只是个剧务,6年中也没机会再演戏,但侯耀华一直在等待机会。1988年,机会终于来了,侯耀华先是到天津拍摄了电视剧《大马路,小胡同》,随后又接拍了《顽主》等影视剧,到了1991年的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侯耀华已经颇有名气了。侯耀华说,他拍《编辑部的故事》的时候,正值父亲住院,当他把做好的部分录像带给父亲看时,父亲那句评价让他至今难忘。“我父亲说..